☆與眾不同的深度企劃☆ 加拿大一詞...源於美洲原住民語言休倫.易洛魁語中的「Kanata」,意為「村莊」。這美麗的國度裡,許多動人心弦的優美景致,連綿起伏的山脈、沙灘及茂密的森林、風情萬種的村落、名勝古蹟及現代化的大都會更加突顯了美加別具一格的文化遺產。 
☆完整體驗《冰原大道》☆ 深度遊覽傑士伯國家公園。並特別安排前往哥倫比亞冰原以北之路段(從冰原向北到傑士伯路段),完整體驗「世界地理雜誌」公認在洛磯山脈中最美麗的93號【冰原大道】。 一般的路線都只能走1/2的冰原大道景觀公路,並且南北向重複行程約1小時45分鐘,無法前往從傑士伯市區到搭冰原雪車之路段。本行程不但完整走完,且不重複行程,行程最順暢。 
☆盡覽洛磯山脈《八大名湖》☆ 瓦特頓湖國家公園:瓦特頓湖 傑士伯國家公園:派翠西亞湖、金字塔湖、瑪琳湖、藥師湖 班夫國家公園:弓湖、露易絲湖、翡翠湖 
☆《皇家恐龍博物館》☆ 皇家恐龍博物館,目前也是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也是加拿大唯一專門研究古生物館和恐龍化石的博物館。最初是由地質學家約瑟夫泰瑞爾在1884年,於當地的惡地形中發現亞伯達龍的化石遺骸,後來將發現數百具極為完整的恐龍化石移到此處,等到泰瑞爾過世後,博物館才正式開放。 如今,這裡可以看到超過35種以後的恐龍骨骸化石,同時更是全球規模最大、件數最多的恐龍骨骸展示中心!! 恐龍博物館外面的惡地峽谷,及泥盆紀礁岩還有白惡紀花園等恐龍谷,馬蹄峽谷。這馬蹄峽谷的形狀像馬蹄所以才會這樣命名的這裡的地形很奇特層次分明由不同的岩石組合,恐龍博物館外可登到景觀台上遠眺整個恐龍谷,馬蹄峽谷,恐龍戶外公園因地勢高低不平是有名的奇異地型區。 
☆一次壯遊《三大世界遺產:野牛碎頭崖、瓦特頓湖國家公園、洛磯山脈國家公園群》☆ 《世界文化遺產1981─野牛碎頭崖》 這是一個原住民為狩獵野牛專用的野牛跳崖,懸崖伸延約300米,最高點離崖底約10米,北美原住民黑腳族人狩獵時會由跳崖以西3公里的豪豬山上的牧草地把野牛趕往由數百個石標標示的「奔跑追逐小徑」,最後趕它們全速躍下近10米高的懸崖。這些野牛的屍體便在附近的營地進行處理。這跳崖已經使用超過5,500年,崖底的野牛骸骨有10米之深。 在黑腳語中,該地的名字叫Estipah-skikikini-kots。根據傳說,一名年輕的黑腳族人想從崖底觀看野牛躍下懸崖,但卻被墜下的野牛活埋。後來其他族人在野牛的屍體堆下面發現了他的屍體,並發現他的頭骨碎裂(got his head smashed in),故以此命名。此園區以其對原住民的史前生活與習俗提供了珍貴的實證,故此在198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世界自然遺產1995─瓦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 瓦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Waterton-Glacier International Peace Park)是北美兩個大型國家公園——加拿大的瓦特頓湖國家公園(Waterton Lakes National Park)和美國的冰川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的並稱。兩個國家公園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生物圈保護區,並在1995年聯合成為一處世界自然遺產。 瓦特頓湖國家公園位於亞伯達省最南端,成立於1895年,占地525平方公里;公園內有超過250種珍惜鳥類,111種珍貴植物,湖泊、高山、草原、森林、峽谷等自然景致排列組合在這裡,形成奇特與多樣化的地形地貌。並且在公園裡已經發現了二百處以上的考古遺跡。瓦特頓湖很特別的是,可以在搭乘遊船時跨越加拿大和美國的邊界,不需要簽證就可以到美國的領土! 翠藍的湖面湖波蕩漾,靜倚湖畔,聆聽著水波流連湖畔的聲響,那是大自然最動人的聲籟。 
《世界自然遺產1984─洛磯山脈國家公園群》 加拿大洛磯山脈國家公園群(Canadian Rocky Mountain Parks)坐落於加拿大段洛磯山脈,包括四個加拿大國家公園:班夫國家公園、傑士伯國家公園、庫特尼國家公園、優鶴國家公園;公園群內群山並立,具有豐富的冰川和溫泉資源,還是北美多條大河的源頭,以其壯麗迷人的自然景色、豐富多樣的野生物種而聞名世界。1984年,由於其眾多的山峰、冰川、湖泊、瀑布、峽谷、石灰巖洞穴、化石資源(如伯吉斯頁岩)與自然景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